胃癌作为常见的恶性肿瘤大部分确诊时已非早期,即使已行手术,仍属转移复发高危,因此迫切需要有效的辅助手段和措施。我们已往的研究(随机、分层对照)表明天仙解毒胶囊对延长胃癌患者的生存期、提高生存质量、降低术后复发和转移有一定的作用。现对105例胃癌患者分两组进行对照研究,总结如下:
一般资料
一、性别
组别 N 男 女 男:女 |
治疗组 70 51 19 2.68:1
对照组 35 24 11 2.18:1
合计 105 75 30 2.5:1 |
男女之比基本平行 X2检验P>0.05
二、年龄(Ridit检验P﹥0.05)
组别 N <40 <50 <60 <70 |
治疗组 70 21 32 14 3
对照组 35 11 13 6 5
合计 105 32 45 20 8 |
最大年龄>73岁,最小23岁,平均53.2岁.
三、病理分型及分期
以上病理除5例为鳞癌外,余均为腺癌,分期多为Ⅲ、Ⅳ期晚期胃癌患者,其中Ⅳ期占59.05%。
观察方法
一、 病例选择
1、 全部病例均为临床与病理确诊为Ⅲ、Ⅳ期胃癌住院患者符合《卫生部中国常见肿瘤诊疗规范》。
2、 体内病灶有明确大小体积者。
3、 全部病例均未经其它治疗或其它治疗无效且间隔一个月以上者。
4、 卡氏评分60分以上者。
二、 观察方法
治疗组:服天仙解毒胶囊 5粒 3/日 共用6周
对照组:化疗6周为一疗程,方案如下:
DDP20mg d1-5 5-FU0.5 d1-5 21天为一周期,二周期为一疗程。
治疗结果
一、瘤体变化
分组 N CR PR NC PD |
治疗组 70 0 3 57 10
对照组 35 0 1 23 11 |
治疗组与对照组PR相比无统计学意义;NC相对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。 P<0.05
二、 治疗前后生存质量评价(变化>10分为度)
分组 N 上升 不变 下降 提高率% |
治疗组 70 15 44 11 21.43%
对照组 35 2 23 10 5.71% |
生存质量提高治疗组优于对照组。 P<0.01
三、体重变化
分组 N 增加>1kg 不变±1kg 下降>1kg |
治疗组 70 6 50 4
对照组 35 1 28 6 |
两组治疗前后体重下降的人数,治疗组明显少于对照组P<0.05
另外,还观察了患者恶心、呕吐、疼痛、饮食等症状,及治疗前后的血象变化,治疗组均好于对照组。且未发现该药有毒性反应,和对肝肾功能的影响。
讨论
胃癌是临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,其发病率、死亡率均居首位,其治疗以手术为主,但临床诊断的胃癌多已为晚期(Ⅲ、Ⅳ)或老年伴其它疾病不能手术,因此中药治疗或化疗配合中药治疗是胃癌治疗的很好途经。我们根据前人经验,结合自己的临床体会总结认为胃癌多为痰热互结、瘀血阻滞造成膈气不通、腑气不降,、胃气上逆出现呃逆、呕吐、呕血、胃痛、腹胀等。为此,我们选择天南星、法半夏化痰散结为君药,急性子、威灵仙、石见穿等为臣药,清热解毒,大黄、木香等通腑和胃,仙鹤草、乳香、没药等活血化瘀、消瘤,组成天仙解毒胶囊,经临床验证治疗胃癌的临床缓解率高于对照组,治疗前后的生存质量评分及体重变化治疗组也明显优于对照组。同时我们对治疗组治疗前后的NK细胞数及T细胞亚群进行了观察,其中治疗前NK细胞活性明显低于正常人水平,治疗后几乎接近正常水平,T细胞亚群CD3+、CD4+、CD4+/CD8+比值治疗后均有所提高,而抑制性T细胞CD8+有所下降,说明天仙解毒胶囊具有改善免疫功能的作用。
本组病例治疗组70例,对照组35例,男女之比分别为2.68:1和2.18:1,最大年龄73岁,最小年龄23岁,经统计学处理均无差异.两组对比生存质量变化的K氏评分以上升10分为提高,降低10分为下降,变化不足10分为不变,结果显示治疗组提高率为21.43%,对照组仅为5.71%;体重变化以升高1Kg为增加,下降>1Kg为降低,变化不足1Kg者为不变,两组增加和不变的比例无统计学差异,但下降的治疗组仅为5.7%,对照组为17%,两组有显著意义,瘤体变化两组比较PR无统计学意义,但NC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,说明天仙解毒胶囊治疗胃癌有明显疗效